摘要:笔者通过网络搜索了解到,原来香港按摩店在设施和服务方面,与深圳按摩店相比,存在不少劣势。港人北上消费成新潮流,香港按摩业生意惨淡。首先,香港按摩店的设施较为简陋,很多店铺都是在旧式楼宇内经营,空间狭小,环境差,通风不良,隔音效果也不佳。...
港人北上消费成新潮流,香港按摩业生意惨淡!
你是否还记得数月前在网上疯传的一张照片?那是一幅港铁车厢内的场景,不同方位的多名乘客都不约而同携带“鲍师傅”点心从深圳回港。那是疫后两地全面恢复人员往来的初期,这种有别于疫前的“反向购物”现象很快被当成新鲜事传开,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。
时至今日,香港居民“北上”消费现象不但未见减退,还已形成一种新风潮。香港入境处数据显示,7月前往内地的港人超过468万人次,远超同期内地访港客的297万人次。香港媒体和社交网络平台涌现不少分享如何在内地吃喝玩乐的攻略。客观而言,香港物价普遍高于内地,加上近期人民币兑港元走弱,港人追求性价比而赴深圳、广州、珠海等广东省内城市消费,自然而然。
而在这股“北上”消费热潮中,有一个行业却遭受了双重打击,那就是香港的按摩业。按摩业是香港夜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许多市民放松身心的方式之一。然而,在疫情期间,按摩店因为防疫措施而被迫停业或限制营业时间,生意惨淡不堪。就在按摩业苦苦等待复苏之际,却发现自己失去了大批客源——原来他们都跑去了深圳!
据了解,港人北上最爱“揼骨”,也就是中医推拿按摩。这种传统的保健方法能够缓解颈肩腰腿痛、调节气血、提高免疫力等。毗邻香港的深圳热门商圈,譬如罗湖国贸与老街,福田会展中心周边,以及靠近深圳湾的海岸城等均是港人“北上”的热门消费地。精明好客的商家顺势而为,甚至推出凭“回乡证”领取的优惠券。难怪有深圳人感慨:周末上街,身边说“港普”的人多了!
相比之下,香港按摩店却显得冷清无比。有业界代表透露,目前香港按摩店生意仅及疫情期间的三成左右。有些店铺甚至连租金都交不起,只能选择结业或转型。为什么香港按摩店会遭遇如此困境呢?除了客源流失外,还有其他原因吗?
笔者通过网络搜索了解到,原来香港按摩店在设施和服务方面,与深圳按摩店相比,存在不少劣势。首先,香港按摩店的设施较为简陋,很多店铺都是在旧式楼宇内经营,空间狭小,环境差,通风不良,隔音效果也不佳。而深圳按摩店则多设在商场或酒店内,装修精致,氛围舒适,设备齐全,甚至有些还提供桑拿、足浴、美容等一站式服务。
其次,香港按摩店的服务质量也不尽如人意,很多店铺都是以“揼骨”为主打项目,缺乏多样化的选择。而深圳按摩店则有各种按摩手法和项目,如泰式、日式、越式、石头、刮痧、拔罐等,能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和喜好。
再者,香港按摩店的服务态度也有待提高,很多店员都是外来人员,语言沟通不畅,技术水平参差不齐,有时还会出现强制消费或欺诈行为。而深圳按摩店则有专业的培训和管理体系,服务人员都经过严格的考核和认证,服务意识和礼貌程度也较高。
那么,香港按摩业又该如何扭转颓势呢?笔者认为,除了要提升自身的设施和服务水平外,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配合。据了解,香港按摩业申请营业牌照的条件非常繁琐和苛刻,部分设施也难以通过审批。例如,香港法例规定按摩场所必须设有两个出口,并且不能在住宅楼内经营。这就导致很多按摩店无法合法开张或扩大规模。而深圳则没有这样的限制,只要符合消防安全等基本要求就可以申请牌照。因此,业界代表呼吁政府参考深圳作法,放宽按摩场所的牌照规定,以吸引港人留港消费。
如果港人北上热潮持续下去,加上政府不放宽法规,料会有更多香港按摩浴场结业。这对于香港夜市经济和就业市场都是一大损失。政府应该放宽对按摩业及夜市经济的法规限制,以振兴香港经济,重建夜生活的魅力,吸引消费力。同时,按摩业也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和创新能力,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,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。只有这样,才能让港人重新爱上“揼骨”,让按摩业重现辉煌!